自古以來,文人多半多愁善感,套用在現代創作者身上亦是如此。圖文作家Aida 擅長觀察,她以「Aida&綺綺」之名,將自己與另一半相處的日常小事畫成圖文插畫,在各大社群平台上獲得近百萬粉絲追蹤。
雖然個性纖細敏銳,為 Aida 帶來創作上的靈感,但同時卻也使她容易陷入緊張、焦慮的狀態。2017 年,她的身心健康亮起紅燈,正式發出貼文公告,未來將改由自由創作的形式分享,不再規律更新貼文。也是從這一年起,她開始接觸瑜珈。這次專題企劃《RE_Lax》我們邀請到 Aida 和大家分享她的瑜珈故事:
Table of Contents
瑜珈和想像中的不一樣!在 RYT200 中種下轉化的種子
談起與瑜珈的初相遇,Aida 説自己原先並不知道瑜珈和身心靈有關,只是單純想找一個持續練習的運動而已。而瑜珈流動的有趣變化與舒適自在的上課環境吸引了她。並在練習一陣子後感受到身心明顯好轉,興起了想報名參加 RYT200(200 小時瑜珈師資培訓)的念頭,希望可以學習更多知識,將瑜珈分享給身邊的親友。
伴侶綺綺當時得知此事後感到非常吃驚,因為參加 RYT200 培訓不僅需要獨自一人赴台東生活 16 天,飲食上還得有所節制,這對生性內向又視吃如命的 Aida 來說,簡直是個天大的挑戰!更何況過去她從來沒有獨自一人離開家鄉高雄那麼久過。
「我在去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身心靈的東西,也沒有看太多 RYT 和學校的資訊,帶著完全敞開的想法去到那裡後,才發現一切都和我想像的不一樣。」Aida 分享,那次培訓是她第一次接觸到梵唱與冥想,所有的上課內容都像是環境、老師、同學一樣陌生,她才發現原來瑜珈不只是體位法的練習,還包括更多內涵、哲學與人生觀。
瑜珈不只是一個運動,更是我們更靠近內心的靈性成長過程
「大概到培訓第 5 天的時候,我就一直問自己:『我是誰?我為什麼要在這裡?我到底在幹嘛?』整整 16 天都只能吃水果和生菜沙拉,讓我一直好想要吃世俗的麻辣鍋。苦撐到結束後,我一到火車站就去買便當來吃!」Aida 生動地描述當時參加 RYT200 所帶給她的衝擊,形容自己就像是去當了 16 天的苦行僧一樣。
有趣的是,那場培訓就像是種下一顆轉化的種子一樣。回到常規生活大約半年後,Aida 隱約感覺有些事正悄悄地出現轉變。比如從前她只要遇到事情不如意時,就習慣靠「吃」來排解壓力。暴飲暴食的當下很過癮,可是心情卻往往沒有因此獲得解放,還常常招來綺綺揶揄:「吃東西為什麼要那麼像是這輩子最後一次吃一樣?」
>>推薦閱讀:為什麼需要正念飲食?別把罪惡感吃下肚,一起找回身、心、口的平衡!
從瑜珈師資培訓回來之後,Aida 開始對身體有更多的覺察,學會感受什麼是當下身體需要的,而非頭腦想要的。慢慢從內在覺知影響外在行為,使得這幾年她在沒有刻意節食、持續練習瑜珈的狀況下,整個人健康地瘦了 15 公斤。
「以前的我根本不覺得大吃一頓有什麼不好,也沒有覺察到吃完之後會很不舒服,完全就是不知不覺。然後前陣子變成『後知後覺』,吃完後會感到後悔,告訴自己下次不要再這樣了。直到現在能『先知先覺』,偶爾還是會放縱買一包鹹酥雞,只是我吃第一口,就知道這不是我要的了。」Aida 如是說。
隨時回到嬰兒式休息,準備好了再按照自己的步調前行
不只飲食習慣出現改變,Aida 還發現自己練習瑜珈的心態也不同了。「我以前就是一個非常非常用力的人,不管是工作、生活還是瑜珈。」也許是亞洲教育總告訴大家要「勤能補拙」,又加上 Aida 對自我要求較高,在剛開始接觸瑜珈時,為了要跟上其他同學,她很常下課後回家拼命練習,在快速的時間內「暴力」練成了許多高難度動作。
用力過猛是 Aida 過去習慣的生活方式,在沒有覺察的情況下對身心造成或大或小、有形無形的傷。然而當打開對自身的關照後,她漸漸發現很多事情沒有做到也不會怎麼樣。劈腿沒有以往低,無妨,多留給身體一些修復時間也很好。在生活中適時地停下來休息,好好檢視當下的狀況也不是一種停滯,因為與其不放過自己,強逼堅持下去到崩潰,倒不如留一些空白時間,整裝後再重新出發。
現在當遇到焦慮、低潮時,比起大吃以前愛的珍奶、大薯,Aida 更喜歡鋪開瑜珈墊,在上頭做簡單的嬰兒式,讓自己放掉多餘的煩惱與雜念,全然回到當下的呼吸,單純感受氣息在身體裡的流動。如果思緒真的過於煩雜,那就做些高強度的阿斯坦加瑜珈,讓自己耗盡氣力,完全放電後再好好於大休息中沉澱身心。
因著瑜珈,Aida 更懂得與情緒敏感的自己相處,與伴侶也一起正向學習,如何經營相互依靠不依賴的關係。如今,瑜珈、圖文、兩隻貓,已然成為她生活中的三寶!(當然,無庸置疑,綺綺始終是那個陪著她一起經歷、成長的最愛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