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珈是一門古老的智慧,流傳至今,派系已有很多,每位老師傳承的瑜珈派別皆不盡相同,而「施化難陀瑜珈」在台灣是屬於相對小眾的瑜珈種類,很多人在剛聽到「施化難陀」這個名字都會覺得很神秘,甚至感覺好像得當個苦行僧一樣。但其實這全是因為翻譯的緣故,可別被名字嚇到了!
本篇文章將邀請到師承「施化難陀瑜珈」的柳川老師,和大家聊聊到底什麼是施化難陀瑜珈,比起其他派別,施化難陀瑜珈更注重些什麼:
Table of Contents
施化難陀瑜珈起源
施化難陀瑜珈(Sivanada Yoga)是一個古老的瑜珈派系,練習者恪守「服務、愛心、奉獻、淨化、冥想、覺悟」作為生活的圭臬,強調瑜珈不僅是鍛鍊肉身而已,更可以應用於生活之中。
施化難陀上師(Swami Sivanada),生於 19 世紀末,自幼學醫,從醫多年,仁心仁術。他在閱讀《Jiva Brahma Aikyam》一書之後,開啟了對靈性的追尋,便開始研究各大經典、潛心學習瑜珈。終於,在 1924 年落腳印度聖城 Rishikesh,開始傳授他在古印度瑜珈中學習到的知識,至此成立施化難陀瑜珈教派。
然而,施化難陀瑜珈真正在全球普及,則是要等到 1957 年,施化難陀上師派了弟子─Vishnudevananda 上師到國外傳授瑜珈智慧,經由他多方努力,並且成立國際施化難陀吠陀中心,施化難陀瑜珈才慢慢在國際上受到重視。
施化難陀瑜珈傳承要旨
施化難陀瑜珈有幾個重要傳承要旨,大致可包含以下 5 點:
1. 透過練習體位法(asana),來達到「適當的運動」
2. 透過練習生命能量控制法(pranayama),來達到「適當的呼吸」
3. 透過攤屍式(savasana),來達到「適當的放鬆」
4. 透過成為素食者,來達到「適當的飲食」
5. 透過學習知識與哲學,來達到「積極的正向思考與冥想」。
也就是說,施化難陀瑜珈的練習,不僅限是在課堂裡,更會落實進生活中。尤其是飲食及哲學的學習,是我們較少在瑜珈館中被提及和排入課程的,但假如你嘗試去做,或許會發現一些意外的驚喜!
例如瑜珈哲學乍看之下會覺得好像和教科書一樣枯燥,讓人覺得有點距離和抗拒,但在實際上課時以及課後反覆思考,會發現當把這些知識逐一應用到日常裡時,反而可以改變許多負面想法,為身心帶來益處。
施化難陀瑜珈序列及特色
施化難陀瑜珈的序列,主要由 12 個體式為主軸編排而成,在站姿的三角式、古典拜日十二式暖身後,依序從頂輪開始啟動脈輪能量,常見的體位法排序如:頭倒立、肩立式、犁鋤式、魚式、坐姿前彎式、眼鏡蛇式、蝗蟲式、弓式、輪式、半魚王式、孔雀式、攤屍式。
如果上述會讓你覺得有點難以想像的話,那麼我們就直接點破這個瑜珈派別的體式編排重點,那便是:「極為重視調息及修復」。因此在每一個體式做完,都會接上鱷魚式、攤屍式、站立山式等等修復體位法,並且在體式中的停留,會特別強調呼吸,透過調息,來達到穩定及長久的停留。
適合練習施化難陀瑜珈的人
如同上述所言,施化難陀瑜珈極為重視呼吸調整及修復,因此施化難陀瑜珈是人人皆適合練習的派別。如果你過去沒有嘗試過,不妨上網搜尋一下,或到教室裡體驗看看,透過深深的吸吐感受身體的變化,也許你會真正喜歡上這種在瑜珈墊上練習瑜珈、在瑜珈墊外修行生活的瑜珈方式。
祝我們都能平安健康,帶著感恩的心,專注活在每一個當下。
Namaste!
Hello Yogis 協作老師|柳川
柳川老師誕生於藝術世家,從小在山海間成長,學生時代主修劇場藝術,熱愛旅行及創作,最後在瑜珈的世界裡,找到波西米亞靈魂安放的地方。期盼能夠將溫柔而穩定的力量分享出去,讓每顆心都可以保持微笑、持續向有光的方向奔赴。>>點此查看柳川老師授課資訊
Cover photo credit by dolgacho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