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上瑜珈課是報名救國團的團體課程,當時對於瑜珈的精神沒有概念,只是作為一個初學者有樣學樣,心想著:「反正我只要把手腳努力撐到老師要的位置就行了,至於身體上的痠痛休息個一兩天就會復原」,這麼做的後果就是每趟練習完隔天走路都歪歪斜斜。
當時才初入職場第二年,一直秉持著「現在用力一點,日後會有所回報」的處事心態,無論是工作、感情、瑜珈墊上都抱持同樣的想法。結果就是努力過度,不僅讓身心持續處在緊繃的狀態,半年後也中斷了瑜珈學習。
「我大概就是太用力過活,就連運動也是,都忘記怎麼放慢呼吸了。」
暫停上課的那兩三年,先是身體,爾後工作、感情接連出現狀況。起初身體被診斷出疾病(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),連帶著工作跟感情都在同年畫下句點。好在一年半的療程結束後,主治醫生看我復原狀況良好,建議可以提早回歸生活常軌,於是我又重新報名了瑜珈課。
再次重新回到瑜珈教室已經四年過去,這次我還找了國小同學一起加入,一練習就是兩年(至今)。透過老師的指導我開始學習慢吸慢吐,儘管在做像是「金字塔式」等較需要柔軟度延展的體式仍然吃足苦頭,每每聽著老師倒數的秒數總讓我產生靈魂三問:「我是誰?我在哪?又要去哪?」可是卻也逐漸能夠平穩地做完棒式、勇士系列等動作。
在做需要柔軟度的動作時,偶爾我會產生「我就爛.JPG」的心態,可是卻並非否定自己在柔軟這塊完全不行,而是用另一種角度看待——自覺在某些動作比較吃力時,試著接受不完美的自己,並思考下次要怎麼做會更好的那種心態來輕鬆看待事物。比方說,做半猴神式延伸大腿後側時讓我感到疼痛難耐,沒關係,那我就少放一點力吧!或是現在的我柔軟度還沒到達某定程度,那就拿瑜珈磚支撐,讓身體慢慢適應。
這種體悟不是跟生活很像嗎?某些時候我們就是不擅長某些項目,這無關一個人的好與壞。你不需要拚了命地去證明自己是一位超人,也不必因為自己的短處而感到自卑,只要學著用輔具幫忙,找時間多練習就好了。
「感謝我們自己的身體,也感謝周圍同學一同練習。」在練習結束後老師總會這麼說。當上課不再硬撐,我開始放慢吐氣與吸氣,找回一切的平衡。
現在每個禮拜三下班後,我都會準時去瑜珈教室報到,課後再到教室樓上的超市,一手拎著瑜珈墊,另一手拿著菜籃採買八點後打折的生鮮食品,這是屬於我的三十歲生活儀式感。在一個人口五萬餘的中部沿海小鄉鎮,有這樣一處空間運動著實感到滿足。
瑜珈故事徵稿活動為 Hello Yogis 為 2022 國際瑜珈日所推出的特別企劃,內容不只邀請多位瑜珈練習者分享自己的親身經驗、想給瑜珈練習者的一句話,還包含充分體現瑜珈哲學精神的「公益線上瑜珈課」,邀請大家一起感受瑜珈的美好,創造善循環推及更多人!
- 完整企劃這裡看>>2022年國際瑜珈日特別企劃|和你分享 Yogis 的瑜珈故事,一起將瑜珈哲學付諸生活
- 更多瑜珈故事>>點我查看
若你喜歡我們的理念,或是想看見更多與瑜珈相關的內容,歡迎加入我們的社群,掌握最新的瑜珈生活資訊唷~
FB:http://helloyogis.media/3q67a9
IG:http://helloyogis.media/3l2mz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