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提到瑜珈,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伸展、放鬆、提升柔軟度的畫面。這些確實是瑜珈的一部分,但若你認為瑜珈「只」是關於伸展,那你可就錯了!許多瑜珈動作其實需要力量與柔軟度兩種配合。
雖然瑜珈不比健身、重量訓練等負重練習來得鍛鍊力量有效,但只有長時間持續練習,並且有找到正確用力部分,同樣可以協助訓練肌肉力量喔!本文就帶你了解這塊:
瑜珈如何鍛鍊力量?不僅是伸展那麼容易!
在某些瑜珈體式中,瑜珈並非被動的伸展。例如當你維持一個姿勢,例如戰士二式,你的腿部、核心都需要持續發力來穩定身體。在流動串聯(Vinyasa)練習中,從一個體式流動到下一個體式,更需要肌肉的控制力與耐力。
瑜珈利用你的體重作為阻力,鍛鍊全身的肌肉群,尤其是健身房的訓練常著重於大型肌群,瑜珈則包含平衡與小型穩定肌群等練習,像樹式、半月式這樣的平衡體式,能有效增強腳踝的穩定性;而各種手臂平衡,如烏鴉式,則能強化手腕、手臂、肩膀與核心的力量。它或許不會讓你練成像舉重選手那樣的大塊肌肉,但絕對能讓你變得更強壯,並塑造出緊實、線條分明的肌肉外觀。
哪些瑜珈風格特別適合力量訓練?

雖然大多數瑜珈練習都能建立力量,但如果你想特別針對肌力進行鍛鍊,可以尋找更具挑戰性的課程。以下幾種風格值得嘗試:
- Ashtanga Yoga(阿斯坦加瑜珈): 固定序列,節奏快,包含大量串聯動作(Vinyasa)和力量要求高的體式。
- Power Yoga(力量瑜珈): 節奏通常較快,強調力量與耐力,體式編排較自由。
- Vinyasa Yoga(流瑜珈): 強調呼吸與動作的同步流動,通常包含許多需要力量的串聯和體式。
- Iyengar Yoga(艾揚格瑜珈): 非常注重體式正位和細節,常會利用輔具讓身體在正確的位置停留更久,能深度啟動肌肉。
- Hatha Yoga(哈達瑜珈): 步調慢,注重單一動作細節,若課程強調體式停留時間較長,也能有效建立力量。
能幫助力量建立的 9 個常見體式

- 戰士系列: 強化腿部、臀部、核心,提升耐力。
- 椅式(Chair Pose): 鍛鍊大腿、臀部、腳踝和小腿力量。
- 船式(Boat Pose): 主要強化核心肌群和髖屈肌。
- 蝗蟲式(Locust Pose): 強化整個背部、臀部和腿後側肌群。
- 鱷魚式(Chaturanga Dandasana): 挑戰手臂、肩膀、胸部和核心力量,是串聯中的關鍵體式。
- 平板式(Plank Pose): 全身性的核心力量訓練。
- 烏鴉式/鶴式(Crow/Crane Pose): 手臂平衡體式,大幅提升手臂、手腕、肩膀和核心力量。
如何加強訓練效果?
想讓這些體式的力量訓練效果更顯著,可以嘗試:
- 延長停留時間: 在你能維持良好正位的狀態下,嘗試停留更長的時間(例如 5-8 個呼吸甚至更久)。
- 重複進出: 有控制地、緩慢地重複進入和離開一個體式數次。
- 練習拜日式 A & B(Sun Salutations A & B): 拜日式本身就是極佳的全身性力量與耐力訓練。
總結來說,瑜珈絕非僅僅是伸展,這也是為什麼在上完一堂瑜珈課後,你可能會感到大汗淋灕!若你想要鍛鍊身材,又還沒有嘗試過瑜珈。不妨給它一個機會,不需要昂貴的器材,在家中就能開始練習,從上述推薦的體式開始,每天花 15-20 分鐘練習,隨著時間推移,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不僅變得更加柔軟,還擁有了意想不到的力量與平衡感!
想與更多瑜珈練習者一起討論瑜珈相關話題嗎?想定期收到 Hello Yogis 最新活動資訊與精選文章嗎?歡迎訂閱 Hello Yogis 電子報與追蹤我們的IG,獲取最新消息吧!
訂閱電子報:http://helloyogis.info/5qppuu
追蹤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ello_yogis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