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總覺得自己明明不胖,但穿褲子時大腿兩側特別突出,顯得腿短、比例不好,看起來像西洋梨身材嗎?你可能也有許多人口中的「假胯寬」困擾!許多人誤以為這是天生骨架寬大,但其實「假胯寬」往往跟骨盆本身寬度無關,更多是後天的肌肉失衡、姿勢不良所導致。
別擔心!假胯寬並非無法改善,只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,我們就可以透過一些運動、姿勢調整,來幫助你告別假胯寬,恢復原有的好身材比例。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:什麼是假胯寬?為什麼會有假胯寬?解析常見成因(包含一點點解剖小知識!)以及如何快速判斷自己是否有假胯寬?與分享 3 個在家就能練習的瑜珈動作。
Table of Contents
什麼是「假胯寬」?
所謂的胯指的是髖關節,因此胯寬應該是在骨盆兩側最高點,而「假胯寬」的問題所在就是我們的跨寬其實沒有那麼寬,只是因為髖關節內旋等原因,讓兩邊大腿根部突出,讓我們的臀部位置看起來更低,形成「假胯寬」,進而顯得腿部比例變短,下半身看起來也比較臃腫。整體身形視覺比例差了一截。
為什麼會有假胯寬?這 3 個成因導致!
假胯寬的形成通常不是單一原因,而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,主要與肌肉力量不平衡和不良姿勢習慣有關:
成因一:髖關節內旋與不良步態
髖關節內旋 (Internal Femoral Rotation)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。當我們習慣性地走路內八、站立時膝蓋內扣(X 型腿傾向)、或是喜歡 W 坐姿跪坐時,大腿骨(股骨)會長期處於向內旋轉的狀態。這個內旋的動作,會將股骨頂端的大轉子「推」向外側,使其更加突出,形成假胯寬的外觀。當髖關節長期內旋,就可能導致負責外旋和穩定的臀部深層外旋肌群相對無力。
成因二:臀肌無力
臀部肌肉,特別是位於臀部外上方的臀中肌 (Gluteus Medius),對於穩定骨盆和控制大腿外展、外旋相當重要。當臀中肌無力時,身體為了維持穩定,可能會過度依賴大腿外側的肌肉,例如闊筋膜張肌 (Tensor Fasciae Latae, TFL)。這條肌肉過度緊繃、代償性增厚,也會加劇大腿根部外側的突出感。臀大肌 (Gluteus Maximus) 無力也無法有效幫助髖關節伸展和外旋。
成因三:不良姿勢與生活習慣
長時間久坐、喜歡翹二郎腿(尤其固定翹同一邊)、站立時重心偏移(三七步)等,都會加劇骨盆周圍肌肉的不平衡。久坐會讓臀肌處於拉長且無力的狀態,而翹腳則可能導致骨盆歪斜和單側肌肉代償。這些習慣都在不知不覺中「培養」出假胯寬。
我有假胯寬嗎? 2 個簡單自我判斷方法
想知道自己是否有假胯寬?可以試試以下兩個簡單的方法:
判斷方法一:站姿觀察法
自然站立,雙腳與肩同寬,面向一面全身鏡。找到你身體正面看過去「最寬」的那個點。如果最寬點約略在你骨盆兩側最高,那麼這就是你真實胯寬的位置。相反地,如果最寬點明顯低於骨盆最高點,落在了大腿根部外側,那麼你很可能就有「假胯寬」的問題。
判斷方法二:平躺觀察法
平躺在瑜珈墊或床上,全身放鬆,雙腿自然伸直。注意你的雙腳、膝蓋是自然朝向哪個方向?如果你的雙腳、膝蓋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,有明顯向內旋轉的趨勢(腳尖朝內或膝蓋骨朝內),這可能暗示你的大腿骨有內旋的傾向,是假胯寬的可能徵兆之一。(小提示:這個方法僅供參考,需結合站姿觀察更準確。)
矯正假胯寬! 3 個簡單瑜珈動作推薦
改善假胯寬的關鍵在於:強化無力的臀肌(特別是臀中肌) 和 放鬆髖關節周圍肌肉。以下推薦 3 個簡單有效的矯正假胯寬瑜珈動作,幫助你改善假胯寬:
動作一:橋式

橋式 (Setu Bandhasana)可以啟動並強化臀大肌和臀中肌,改善骨盆穩定性。首先仰臥,雙膝彎曲,雙腳掌平踩地面,寬度與坐骨同寬,腳跟靠近臀部。你可以將將一條彈力帶套在大腿靠近膝蓋上方處或大腿夾瑜珈磚。吸氣預備,吐氣時,臀部發力向上推高,使身體從肩膀到膝蓋呈一直線。將意念集中在臀部發力,感受臀部外側(臀中肌)和臀大肌的收縮避免腰椎過度拱起。保持 5-10 個呼吸,然後緩慢放下。重複 3-5 次。
動作二:蚌殼式

蚌殼式 (Clamshell)主要訓練練臀中肌,提升髖外展和外旋力量。採側臥,下方手臂彎曲支撐頭部。雙腿併攏,膝蓋彎曲約 90 度,腳跟對齊臀部。保持上下骨盆穩定。吐氣時,保持雙腳腳跟貼合,上方膝蓋像蚌殼一樣緩慢地向上打開,打開到感覺臀部外側肌肉(臀中肌)收縮即可。吸氣時,緩慢有控制地將膝蓋合攏。過程中保持核心微收,骨盆穩定不向後翻倒。重複 5-10 次,換邊進行。
動作三:仰臥鴿式

仰臥鴿式(Sucirandhrasana)是針對臀部深層外旋肌群(如:梨狀肌 Piriformis)進行伸展,放鬆髖關節周圍。雖然假胯寬主因常是臀肌無力,但周邊肌肉的平衡放鬆也很重要。首先仰臥躺下,雙膝彎曲,雙腳踩地。將右腳踝交叉放到左大腿靠近膝蓋的位置(像是翹角的動作)將雙手穿過腿部空隙,抱住左大腿後側(如果柔軟度較好,可以抱左小腿前側)。吐氣時,輕輕將左大腿(連帶右腳)拉向胸口,直到感覺右臀外側有溫和的伸展感。這個動作應該是舒服的伸展,如果感覺膝蓋不適,請減小拉近的幅度。
總結來說,「假胯寬」並非天生的骨架問題,更多時候是我們後天的肌肉失衡和不良習慣累積造成的結果,尤其是髖關節內旋和臀肌(特別是臀中肌)無力。因此並非沒辦法改善!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的 2 個檢測小方法,可以幫助你更了解自己是否有假胯寬困擾,如果有的話也別擔心,只要調整日常中時時留意自己的站姿、坐姿和走路方式,與按照上述分享的改善假胯寬動作教學,相信你會慢慢看到身體線條的改變。
想與更多瑜珈練習者一起討論瑜珈相關話題嗎?想定期收到 Hello Yogis 最新活動資訊與精選文章嗎?歡迎訂閱 Hello Yogis 電子報與追蹤我們的IG,獲取最新消息吧!
訂閱電子報:http://helloyogis.info/5qppuu
追蹤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ello_yogis/